今日黄金(今日黄金多少一克最新价格表)
6
2025-08-20
记者从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获悉,8月18日22时30分 ,知名书法家、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周志高先生于上海曙光医院去世,享年80岁 。
周志高曾任《中国书法》杂志主编 、中国书协编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上海中国书法院院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他的去世是上海书法界的重大损失。
周志高
周志高1945年出生于江苏兴化,笔名季高、辛默 、诚公等,别署兴墨楼 ,曾担任《书法》杂志主编和《中国书法》杂志主编,是1981年成立中国书协的发起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当代书法复兴奠基人”之一 。“大家对他的怀念会一直持续下去。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拨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手机时 ,他刚赶去周志高家中参加完祭奠活动,他透露,周志高去年八月去东北旅行时突然陷入昏迷 ,已经卧病一年多。“他性格比较开朗,喜欢到处走走 。生病前还一直操心书协的各项工作,给我们提建议等。他很热心 ,也没有架子,大小活动都乐意参加,名誉主席做得名副其实。”丁申阳说 。
12岁那年 ,周志高从江苏扬州兴化随祖父来上海谋生。“周老师年幼时家境贫寒,远离父母在爷爷身边生活,家里甚至没有一个写字的桌,就是坐在小板凳上 ,把条凳当桌子写字。”资深出版人、原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祝君波说 。
1960年,自小酷爱书法的周志高考上了上海出版学校美术专科班。后在上海青年宫参加大型书法学习班,师从沈尹默、胡问遂 ,后又向白蕉 、马公愚等书坛名家求教。1973年,周志高慕名去南京到书画家林散之家登门拜访。从林散之的草书中,周志高领悟到“执笔无定法”的真谛 ,他融汇南北碑帖,形成“我写我法,我写我心 ”的创作观 。
在书法创作上 ,周志高诸体兼擅,尤精行草,其书作笔墨酣畅、骨力刚健、气韵贯通。“他是后海派时期与韩天衡 、周慧珺平辈的上海重要书家。他的行草书笔画刚劲有力 ,中锋、侧锋并用,结体宽博雄壮,受到大家的喜爱 。”丁申阳说。
周志高书法作品
周志高书法作品
周志高书法作品
?周志高书法作品
祝君波告诉记者,他与周志高有50多年的师生缘。“我是周志高的学生 ,向他学出版 。1972年11月,我在奉贤‘五七’干校劳动,周老师是带队老师、学生排长 ,我是副排长。有一天,我在草棚的宿舍里练书法,他进来看见 ,拿过毛笔写了一些字,他的字就像字帖里的那样好,我崇拜极了。”
在书法创作上 ,周志高曾有三句话的体会:“即一个标准,二个结合,三个不要忘记 。一个标准指的是雅俗共赏。‘雅’?不会有人反对 ,但曲高和寡,不能关门自吹自擂,要虚心听取各方意见。‘俗’是通俗,大众能接受、喜欢的意思 ,但不是庸俗,也不是恶俗 。二个结合指的是碑帖结合,南北结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北地豁达 、厚实、浑朴,南国清秀、精巧 、灵动。二者取长补短,不能偏颇。三个不要忘记 ,是指不要忘记民族特色、不要忘记时代特征、不要忘记个人特点 。三者之间的比例可根据自己的才 、学、识和性情而定,要追求‘真气、真意 、真趣’。 ”
周志高
周志高不仅是一位书法研究者与创作者,更是一位积极的传播者与教育者。1977年 ,周志高创办《书法》杂志,最早介绍了启功、沙孟海、林散之等一批当时处于蛰伏之中的老书家 。《书法》还发表了大量介绍古今书法 、碑帖的文章,特别是一些未经发表或新出土的碑贴墨迹 ,为此,周志高跑遍了全国一千多个县。“周老师创办《书法》时,费了很大的心力,他请到郭沫若先生题写刊名 ,又请到一大批书家、文人来写文章、发表作品。”祝君波说 。
1965年,在朵云轩书画出版社,右二为周志高。
“《书法》杂志也是全国第一本关于书法艺术的刊物。刚问世时 ,在全国书法界引起很大的震动 。热爱书法的同行争相购阅,从此,书法人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化阵地。前几期出版时 ,订阅量达几十万份。”在上海书协副主席张伟生看来,周志高堪称当代中国书法复苏、兴盛 、传承和发展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书法》杂志诞生后,周志高又相继策划了全国群众书法大赛、全国书学研究交流会、全国篆刻征稿评比等活动。与此同时 ,出版社创刊《书法研究》 、《书与画》杂志,出版《书法自学丛帖》等,为百废待兴后的书坛 ,添加了可供熊熊燃烧的薪材。
“书画出版社的很多书法家,以及当时工农兵书法通讯员,日后都成为上海书法界的中坚力量。周慧珺、刘炳森等全国著名书家也是经由《书法》杂志介绍推广,出版专集等 。 ”张伟生认为 ,对于上海而言,上海书画出版社是当代书法的策源地,很多有名书法家都是在这里走出 ,这与周志高的作用分不开。“他为中国书法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很多贡献。”
1981年首届中国书学研讨会召开 。
1981年,中国书协成立 ,时年36岁的周志高,成为十九位常务理事中最年轻的一位。2003年,中国书协聘周志高为《中国书法》杂志执行主编 ,2010年9月,回到上海的周志高担任了上海市书协主席。从上海书协退休后,他又参与创办中国书法院 ,继续推动书法的创作与发展 。
担任北京《中国书法》杂志和上海《书法》杂志两本重要书法刊物主编期间,周志高发掘和培养了很多中青年书法家,其中就包括丁申阳。“当年他在《书法》杂志整版刊登和介绍我的作品,我至今心存感恩。”丁申阳说 。
2010年 ,周志高作为上海书协主席,组织编撰《上海千年书法图史》,致力于把书法打造成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名片之一。他还策划“海派书法全球行 ” ,率团出访五大洲十八个国家和地区、推动中华书法艺术走向世界。“他的组织能力很强,是一个优秀的社会活动家 。把书法艺术向大众普及和推广,在社会上引起大家对书法艺术的重视 ,是他最大的贡献。”张伟生说。
2023年,长三角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周志高认真观看并点评每一幅作品 。
2023年,长三角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周志高认真观看并点评每一幅作品。
2024年1月 ,年近八十的周志高把自己多年来购买收藏的一万多册书法专业书籍捐献给上海普陀区图书馆,其中包括历年的《书法》杂志和《中国书法》杂志 。
周志高书法艺术藏书捐赠展示现场。
祝君波回忆,“最后一次见到周老师 ,是去年年初,那天下午普陀区政府为他举行图书资料捐赠仪式,他捐出了自己珍藏的一万余册书,其中有几十年一本一本积累起来的全套《书法》 、《中国书法》杂志。 ”祝君波记得 ,当天仪式简朴,只请了少数朋友 。“周老师捐出的一本本收藏,有着珍贵的文献价值。我记得那天他特别开心 ,戴了红围巾。”
周志高现场致辞 。
“他的书法理念也推动近年来上海青少年书法创作的进步。”丁申阳说,“我们永远怀念他,他是一个有能量的人 ,他的能量不会因为生命的终结而散掉。 ”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