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增1例境外输入/北京新增一例境外输入
7
2025-08-23
长按下方图片保存,到QQ扫一扫添加客服好友 |
8月22日,泰禾集团公告称 ,公司董事会于近日获悉,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其森因涉嫌违法被辽宁省新民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措施 。
泰禾集团表示,截至公告披露日 ,公司存在资产被冻结、查封的情况,会对公司运营产生一定影响。除此之外,公司按原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在正常运转 ,各项经营活动仍然正常进行。
同日,福建证监局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泰禾集团因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年报存在重大遗漏 ,被罚600万元;同时,时任泰禾集团董事长 、总经理黄其森在内8名董监高合计被罚1140万元 。
创始人黄其森被留置,已经退市的泰禾集团再次陷入危机,在经历荣光和黯淡之后 ,这次,泰禾集团又将往何处去呢?
“成败黄其森”
公开资料显示,黄其森出生于1965年 ,并在1996年创立泰禾集团,泰禾集团盛极一时,成为闽系房企异军突起的代表。
黄其森是在业内极富有个人色彩的一位创始人 ,其善用杠杆,敢于冒险,奉行“爱拼才会赢 ” ,但同时也过于激进、无视规则,终究握不住繁华,走向如此结局。
作为闽系房企的代表 ,在2013年到2017年,泰禾集团仅用5年便实现了销售额百亿到千亿的突破,一度成为市场的神话 。
与其他闽系房企不同的是,黄其森所一手创建的泰禾从扩张之初就聚焦高端住宅 ,因而成就了“院子系”等诸多代表作品。从福建走出来之时,泰禾集团还是一家销售额不到百亿元的寂寂无闻的小辈,而进军北京之后 ,黄其森在产品上下功夫,敢于砸钱,敢于“叫高” ,打造了泰禾红御等高端产品,一度成为北京当时最贵住宅。
从北京起步,黄其森打造的“中国院子 ”开始走遍全国 ,泰禾集团一路高歌猛进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2017年泰禾销售金额超过千亿,2018年达到1300亿 ,连续两年位居中国房企20强。
但是,昂贵的泰禾院子难以“喂养”,一方面前期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另一方面院子系等高端产品的周转又相对较慢 ,就造成了泰禾集团短期债务压力激增。从2017年起,房地产行业进入新一轮调控周期,泰禾集团的资金压力就逐年凸显 ,终究至2020年难以为继。
2020年7月6日,泰禾集团公开违约,未能兑付中期票据“17泰禾MTN001” ,成为本轮房地产调整中首个违约的千亿房企 。此后其债务问题持续恶化,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到期未偿还借款本金高达734.9亿元。
泰禾终将何处去?
事实上 ,泰禾集团是在这一轮房地产市场“去杠杆 ”的前夜“爆雷”的,早于同时代兴起的旭辉、正荣等闽系房企。
率先“爆雷 ”的为何是泰禾?这与黄其森大开大合的企业扩张策略有关 。
泰禾集团迅猛扩张是这一轮房企“三高”模式(高负债 、高杠杆、高周转)的极致代表。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末 ,泰禾集团净负债率飙升至473.4%,而为了实现规模扩张,疯狂拿地、囤地,泰禾仍然不惜持续举债 ,且大量资金来源于信托等非银行渠道,利息高攀一度达到15%以上。
根据公开数据,2016-2020年 ,泰禾通过开发贷 、信托融资等渠道构建起1:5的杠杆率,远超行业平均1:3的水平 。2020年,“三道红线”政策出台后 ,其新增融资成本飙升至15%以上,彻底丧失公开市场融资能力。2024年,其公司利息支出高达89 亿元 ,占全年营收的42.3%,资金链陷入恶性循环。
也就是说,泰禾在“三高”模式下极致运转 ,“爆雷 ”也并不令人意外 。此后,黄其森变卖资产、断臂求生,作为创始人,在“黑暗时期”站出来 ,再次挽泰禾于大厦将倾。
虽然泰禾还尚存,但是早已不复往昔,“小而美”成为泰禾重生后追求的目标。2023年7月 ,泰禾走向退市 。对于创始人黄其森来讲,国家有法律,市场有规则 ,其最终将难逃惩罚。
而在创始人被留置后,已经退市后的泰禾还能成就“小而美”的新章吗?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徐倩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付春愔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